“小病慢病不用挤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样‘掂’股票配资交易。”
近年来,佛山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构建“市优、区强、镇活、村稳”的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格局,多措并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83家,其中三级医院36家,三甲医院13家;84%的镇(街道)设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基本建成“15分钟优质诊疗圈”。
一座城市的医疗好不好,人民群众会“用脚投票”。曾经,“去广州求医”是佛山市民的热门话题。而近3年,佛山市域内住院率均在95%左右。“病有良医”让佛山市民实现“大病不出市”。
撰文:邱日华通讯员佛卫宣
市优
三甲医院数量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今年7月,佛山市口腔医院正式挂牌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事情不大,但意义却不小。
一方面,这是全省首家地级市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意味着佛山进一步补齐医疗资源短板;另一方面,佛山三甲医院数量至此达到了13家,仅次于广州、深圳,稳居全省第三。
三甲医院是“优质医疗”的代名词,是一个地区医疗综合实力的体现。截至目前,佛山市三级医院36家(其中公立医院25家,民营11家),其中三甲医院13家(公立医院12家,民营医院1家),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从优质医疗的供给端来看,佛山事实上已成为珠江西岸的医疗高地。
如果说三甲医院多不多,体现了一座城市优质医疗的供给能力,那么三甲医院的办医水平则反映了一座城市医疗的竞争力。
2019年,佛山市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实施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投入16亿元重点培育和建设11家高水平医院。以“一院一策”的方式,对标国内省内一流医院,全面提升医、教、研、管水平,目前60项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此后,佛山市政府又印发实施《佛山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遴选首批6家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
群峰并起,层峦叠翠。5年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建设医院,成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入选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排名全国地级市中医院第一;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被确定为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并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排名广东省综合医院眼科第三方排行榜第一……
心脏手术被称为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一个地区的龙头医院水平高不高,从心脏手术这个小切口中,可见一斑。
去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科室共同完成了一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将一颗重约400克的人工心脏成功植入到一名重度心衰患者体内,延续了他生命的希望。这不仅是佛山市第一例,也是全国地级市医院自主完成的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佛山本地首例经“心尖”路径主动脉瓣替换术(TAVR)、首例杂交微创搭桥手术、全国最低体重23.3公斤成人(微创介入主动脉瓣替换)TAVR手术……一台台高难度手术的背后,是佛山医疗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缩影。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被誉为公立医院的“国考”,是评价一所医院办院水平的“风向标”。在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佛山市有3家医院获得A等级,其中,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位列全国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百强。
“接下来,佛山将推动市高水平医院争当省级及以上区域医学中心、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同时建设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引领前沿的优势专科群,推动健康佛山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说。
区强
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近日,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团队顺利为一名患者实施微创QTLIF(快速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手术。该手术在广东省属首例。
区级医院自主完成高难度手术,甚至是本地区首例手术,这在佛山并不算罕见。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外科急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相关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生和设备的要求极高。而在去年,南海区人民医院曾在一个月内成功救治3名主动脉夹层患者。
区级医院正是一座城市卫生健康体系的腰部力量。挺直腰杆,方能直起身子。佛山如何强“腰”?
事实上,“登峰计划”开展之初,佛山就同步将区级医院纳入其中,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四个区人民医院均作为市“登峰计划”培育建设单位,分别获得1亿元资金支持。同时,佛山还建立顺德—高明、南海—三水紧密协作机制,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至此,区级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服务上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管理上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要素上从重视物质转向重视技术人才,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禅城区,去年区属公立4家医院新增ICU床位25张,各级各类医院共有综合ICU床位130张,救护车44辆。初步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全区公立医院门诊联网挂号预约、缴费结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服务线上一键办理。
南海区,去年全区公立医院新增床位550张,社会办医疗机构也新增了228家,医疗机构总量居佛山五区首位。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的住院大楼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还有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一期)增建项目和省医南海医院心血管病大楼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大力推动“南海鲲鹏人才计划”,成功引进了37名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
顺德区,去年实现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100%二级以上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和祐医院于今年6月投入运营,同时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马冈新址院区建设项目也正加快建设。
高明区,去年高明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乙等医院复审,2022年度的“国考”成绩大幅提升,排名上升了313位。高明区人民医院继续深化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20名帮扶专家已全部到位,还开展了院际会诊和来院手术、患者双向转诊等医联体合作。
三水区,去年区人民医院获全省唯一“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示范单位”。同时,三水正全力推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建设,投用后预计将提供999张床位,进一步提升三水的医疗服务供给。
目前,佛山13家三甲医院中,有8家为区属医院。随着区级医院综合实力与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疑难病症基本实现在区级医院救治。
镇活村稳
紧密型医共体多点开花
近年来,佛山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持续支持镇(街道)、村(居)一级卫生服务“优服务、升能力、促管理”。
“今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了很多免费检查项目,从我家过来中心检查,步行只要10分钟,真的很方便!”乐从社区的霍奇是一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以往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诊,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常规检查,家庭医生还为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为做实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管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乐从镇健康共同体建立了“两病”专家库,并在乐从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两病”专家门诊。
越来越多的佛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佛山市通过进一步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让慢性病小病留在社区,实现“镇活”“村稳”。
一方面,佛山网格化布局全市医疗联合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3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全部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持续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医联体28个和80个专科联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另一方面,针对高明区与三水区整体医疗水平资源的实际情况,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化市高水平医院与高明区、三水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管理、技术专家团队“组团式”进驻高明区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三水区乐平镇人民医院,超声医学远程医疗已覆盖高明、三水区20多家医疗机构。佛山市中医院强化对高明区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管理指导,推广佛山市中医院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和品牌中药制剂。
今年6月初,李花因支气管肺炎住进了勒流医院儿科病房,住院10天后,出现了病情加重的情况。作为共建病区的儿科专家之一,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彭流泉结合病情,和家属进行反复沟通,让其所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的支气管镜团队直接下沉到勒流医院,为李花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
术后,李花肺部啰音消失,治疗周期得到了大幅缩短。该病例也是勒流医院首例开展的儿童呼吸介入技术,填补了该院小儿内科专业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
针对基层医生在出诊过程中面临的疑难杂症或难以处理的典型患者,双向转诊服务通过转诊服务平台,直接转入上级医院接受治疗。同时,针对治疗后仍需后期康复及继续治疗的患者,则通过转诊服务平台转入基层医疗机构。
佛山渐趋成熟的双向转诊机制有如一条生命绿色通道,不仅让患者“少跑腿,多受益”,更带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我们将为‘市优、区强、镇活、村稳’的卫生健康发展格局不断注入新内涵,深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让‘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更加触手可及,为奋进‘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卫健力量。”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练凌东说。
■相关
发展“一院多区”
提升服务能力
绿岛湖、三龙湾……佛山大地上,一座座崭新的医院大楼拔地而起。
尽管三甲医院数量和服务质量位列全省前茅,但一段时期以来,高水平医院在市域分布不均衡,令不少佛山市民不同程度面临“看大病难”。
发展“一院多区”,既是佛山强化优质医疗资源服务能力和范围的当务之急,更是佛山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近年来,佛山市积极引导支持高水平的公立医院适度发展多院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同时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多个项目同步推进
投资规模超140亿元
在佛山的城市中心禅城区一度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东边,多家三甲医院集聚于此。然而在西边,却是“一院难求”。类似的不均衡现象在佛山并不少见。为此,佛山市大力支持高水平医院“一院多区”建设,通过做“加法”,推动全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
佛山瞄准医疗资源市域分布的痛点,大力推动“一院多区”建设。当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龙湾院区、佛山市中医院新城院区、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绿岛湖院区等多个项目正加速推进,投资规模超140亿元。
“绿岛湖院区力争在今年10月底进行试运营,门诊、急诊、手术室、ICU等将全部投入使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武说。届时,绿岛湖院区将开设所有专科门诊,并逐步开放1200张住院床位,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三龙湾片区同样迎来喜讯。去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龙湾院区正式动工建设,占地面积逾3.61万平方米,将设置病床超500张。新院区建成投用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利用其品牌、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解决三龙湾片区居民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佛山市中医院将新增两个院区。位于丝织路的佛山市中医院西院区已经在去年年初动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主要涵盖人才培养项目和中药制剂开发应用等功能,其中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12月竣工。而位于佛山新城的佛山市中医院新城院区力争尽快动工。新城院区建筑面积有31万平方米,将设有1500张病床,门急诊日均接诊量可达8000—1万人次。
老院区焕发新生机
市民看病更加便捷
在市直三甲医院“一院多区”布局中,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第一个“吃螃蟹”。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位于人民西路的禅城院区于2005年投用。经过多年发展,该院接诊量的持续上升,停车少、门诊空间小等问题日益严重,超负荷的禅城院区已经难以支撑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快速发展。
2020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城院区全面启用。20万平方米,地上19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面积14.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5.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停车位1350个。该院成为不少佛山市民分娩的首选,其分娩量连续多年创下新高。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物理空间和硬件的支撑。新院区的投用,不但另辟一番天地,也让老院区得以开展改造。
除了新城院区不断完善外,禅城院区积极翻修、翻新和升级改造。禅城院区从门诊大厅、采光中庭等公共区域,到口腔科、儿童康复科、产科妇产中心、皮肤科等诊疗空间,累计近20个区域的升级改造于去年逐步铺开。
去年7月,经过改造的禅城院区皮肤科启用。新的皮肤科的物理空间得到大幅提升,用地面积由原来的230平方米增加到950平方米,可容纳年门诊量由原来的5万多人次增加到10万—15万人次。
“禅城院区皮肤科分为就诊区、治疗区、医美区、手术区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开辟了摄像室、洗脸区、水疗室等独立的功能室,减少患者来回走动的麻烦,保证治疗的私密性。”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任蔡艳桃介绍。随着空间扩大及设备逐步到位,禅城院区皮肤科可为患者提供常见皮肤疾病诊治以外,还有痤疮、各种色斑、皮肤瘢痕、皱纹、妊娠纹等美容皮肤科疾病的治疗。
一院多区,一举夺得。未来,坐落在三龙湾、绿岛湖、佛山新城的多个新院区落地后,佛山的市直三甲公立医院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医疗、教学、科研、预防都将获得新的助力。而最终受益的,必将是广大的佛山市民。
■数读
1.截至2024年7月,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83家,其中三级医院36家,三甲医院13家。
2.84%的镇(街道)设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基本建成“15分钟优质诊疗圈”。
3.近3年,佛山市域内住院率均在95%左右。
4.在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佛山市有3家医院获得A等级。
5.佛山3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全部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
6.佛山共建立医联体29个和80个专科联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7.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255个股票配资交易,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82.94%。